深圳新股怎么那么少?
作为在深交所门口上班的人,我倒是觉得这跟政策导向有关,跟交易所的能力没多大关系(当然,如果政策导向是限制某些板块的话,那深交所有很大责任) 大家都知道,深市有中小创之称,里面很多公司都是科技类企业,国家现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从战略层面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所以这样的政策导向必然导致融资多的向创业板和科创板倾斜,这也是最近两年融资最多的两个板块,至于沪市主板和新三板则是被冷落的多 但问题是他不是说你政策导向偏向创业板就一定能融到资,还需要有符合条件的企业。比如同样是战略性新兴行业,芯片行业的企业就在创业板遇到了融资困难的情况。
这就涉及到审核的问题 如果按照以往的审核方式,只要是符合上市条件的新股都会给与通过,那就意味着只要是创业板申报的企业基本上都能拿到钱。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这几年一直都有不符合发行条件而审核通过的案例出现(比如之前暴雷的乐视网就是例子,虽然存在重大疑问,但确实无法否认其满足上市条件)。
也就是说现在的审核制度下,并不再保证企业能通过了审核就能拿到钱了。因为是否给钱还需要有投资者的意见,如果一个企业的融资需求没有投资者愿意买单,那么就必然会出现暂时拿不到钱的状况 这里需要提的是,目前对于创新类的企业的审核已经比以前放松了,有很多企业可能业绩不行但靠研发费用能撑住,或者拿各种补贴的收入也能达到标准,又或者靠卖股权和期权就能激励核心人员并满足员工持股计划的要求。这些企业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利润,但是他却是有发展的潜力的,并且满足一些战略型行业的资金需求。
当然,这种模式其实也存在一定风险,那就是一旦经营不善,那么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无底洞”,毕竟他没有传统的现金流为正的利润表用来抵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