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物减肥的副作用吗?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减肥药大致分为7类: 食欲抑制剂,作用原理是阻断神经传导来抑制饥饿感; 促进代谢剂,通过增加热量的消耗,帮助身体更快的减轻体重; 缓解腹胀剂,通过刺激胃肠道的蠕动,避免食物在体内长时间停留而导致的腹胀、消化不良等现象; 补充物质,主要是指维生素类物质,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以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延缓营养物质吸收剂,是通过改变胃排空的速度,从而减少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丙基硫氧咪唑、酚胺类化合物等;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调整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敏感性,进而影响食欲和饱腹感,主要包括α-甲基苯丙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 其他,还包括甲状腺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其中,前5类药物属于内分泌治疗药物,后2类药物属于神经激素调节药物。
上述大部分药物在临床研究中显示有一定的瘦身功效,但是并非没有负面影响。如某些药物可能会在用药早期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等,但这些症状通常都比较轻微,且能在短期内自行消除;如果持续使用药物,则会发生耐受性,出现药效减弱甚至消失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加大药物剂量或是更换药品,而大剂量使用药物又可能带来新的问题。部分患者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体重下降后停滞不前,甚至反弹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而最为常见也最具威胁性的副作用,还是药物的依赖性。因为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是通过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来发挥效果的,而人体的机能是有一定惯性的,服药期间虽然体重会降低,但只要停药,体重就会回升并且有可能更重,这就是药物引起的依赖性。
因此无论使用何种减肥药,都建议遵循“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的原则。同时要注意,任何药物都不能长期连续使用。一般来讲,肥胖不是一种急性疾病,而药物也不能在短时间内起效,所以不建议采用突击方式服用大量药物来达到减脂的目的,这样很可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