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中国寓意是什么?
蝙蝠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在中外历史上都曾有广泛的文化交集。 首先,蝙蝠在古代中国是有原型的。《尔雅·释鸟》中就有“蝠”字出现,郭璞注曰:“今北人谓之‘飞鼠’是也。形绝似鼠而色黑,有纹如篆。”可见,蝙蝠的原型实际上是一种小型的啮齿类动物——飞鼠。这种小动物外形与老鼠相似,只是尾巴比较长;体色暗褐色、黑褐色或茶褐色,身上有黑色的斑纹。(图1)
图1 飞鼠 清光绪年间修撰的《大清会典事例》中记载了这样一条法令:“顺治六年,四川巡抚张献忠奏:‘飞鼠之皮,岁解三百张。’”这说明至少在顺治六年的时候,已经在严格限制飞鼠皮的采集了。
其次,蝙蝠与中国文学及艺术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王建的《宫词》中有“含风樱绽小莺啼”句,自注曰“红樱,春分时节,雀儿飞来,嘴尖粉赤,名曰‘报春’”,这描述的应该就是小蝙蝠。北宋苏轼的词作《水龙吟·咏燕子》中写道:“乍晴池馆燕争泥……淡黄柳带吹残雪。”这里的“淡黄柳”指的是初春的杨柳,而“燕争泥”说的实际上是初春时燕子抢着吃泥鳅的场景,不过,“泥鳅”的“泥”字与“燕子”的“燕”字同音,所以这句诗中的“燕”字其实是指代燕子的小家伙——幼燕。
元代画家、花鸟画大师赵孟頫(1254—1322年)就画过一幅堪称经典的《幼燕图》:两只幼燕侧身而立,前腿跪,后腿弓,头微微抬起,仿佛正在认真地聆听着父母的教诲。在这两小只的身上,披着淡淡的一层春光。这幅画虽然描绘的是早春景象,但是其中的两只幼燕却浑身散发着一种柔和的暖光。这也让这幅画作平添了一种神秘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