纟字五行属什么?
“巾”的部首,一般称“巾部”或“衣部”; 《正字法》中,将偏旁归类为十二类。其中布巾、丝巾属于“巾部”(第二类),麻、线属于“衣部”(第十一类),所以“纟”的偏旁归在“巾部”。 关于五行的属性,《洪武正韵》中记载:“一、二、三等属木,四等属金,五等属水。土兼四季。”其中的“金”指的是西方的金,并非金属金的意思。
由此可知,“纟”字的五行属性是金,而不是火。比如红颜色,红色是一种颜色不是五行之一,它的属性与五行的关系是这样的:红→火,火→礼,因此红色是礼仪的象征。
而“纟”的五行属性是从古代“织”字的五行属性得来的,因为“织”字在古代写作“織”,下面是个“糸”。《说文解字》中说:“織,繅丝也。从糸,執聲。”“繅”就是缫丝的意思。古代的纺织业用蚕丝为原料,经过抽丝、搓捻、拨弄制成细线和绒线,所用的工具和手法与五行中的“水”有相通之处,故将丝绸的“絲”字归在水部。
而“織”字归在“巾部”,是因为“織”的字形演变中,上面部分变成了一个“示”,“示”代表着丝帛在祭祀中的用处,所以“織”的五行属于“巾部”。
而“纟”,就是由“織”字的字形演变而来的,其五行应该与“織”的五行相同,都属于“巾部”。 “绫罗绸缎”代表的五种丝织物,它们的五行属性也是这样来的——由于古时对五色十分看重,而五色与五行是有对应关系的,即:青=木,赤=火,白=金,黑=水,黄=土。
五色又与五方有着密切的关系,《周礼·冬官·考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朱,中央谓之黄,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 五方的对应关系是:东(春)=木,南(夏)=火,中(秋)=金,西(秋)=白,北(冬)=黑。 “五彩缤纷”中的五个颜色,正好对应着五行的木、火、金、水、土,也就是五色中的青、赤、黄、白、黑。所以五行和五色的关系是这样:木=绿,火=红,金=白,水=黑,土=黄。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綾罗綢缎”的五行属性分别是:緑、红、白、黒、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