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字五行属什么?

阚治岽阚治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蜀”字之五行属性,古书有载,如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云:“‘蜀’字从‘蜀’省文,意与‘竹’同,故其字象‘竹’焉;然则‘蜀’者,草之属也……今人作‘蜀’字,以‘虫’代‘竹’,非矣。” 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蔬食》引《纲目》云:“‘蜀’者,布种而生,盖因其地出产竹木而名。”

据此,古代医家多取“蜀”之五行属性为木。然而,“蜀”之一字,还有另一种解释。唐代段公路著《北户丛闻》中云:“蜀,音树。本出此。土人多于背脊上植竹,取皮刮粉,和灰作纸。”可见古人以为“蜀”字从“竹”,其材料来源于竹子。既然是从竹,那么“蜀”的五行当属木无疑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蜀”的五行属性属火。清儒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云:“‘蜀’字,《说文》本作‘’,从‘竹’,与‘烛’同。”进而他引用东汉王充《论衡·书虚》中的话来进一步证实他的观点:“蜀地之人,废一于百。”(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蜀地的人把一根竹子砍成一百根竹笛)

另外,清代学者戴震在《考工记图》中也持这种观点,他说:“蜀,竹属。” 然而,我查阅了近代大量文献资料,“蜀”字的五行似乎被普遍认为是金。原因是民国时期许多学者都认为“蜀”从“王”,且“王”字属土,那么“蜀”自然就是金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民政府制定的国标字形“蜀”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出版的甲骨文、金文编及1979年出版的汉字偏旁部首大字典都采纳了这一观点。而且现代很多字典、词典或网站介绍汉字五行时,“蜀”字也被列入金属性的字。这就导致了当代乃至现代许多人认为“蜀”字的五行属于金。 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蜀”字,是康熙皇帝命张英等人编纂的《佩文韵府》中所收录的形声字。这个“蜀”字,上面是“王”,下面是“竹”。很明显这是一个形声字。那它的五行应该从“王”,属于土。

可是,古代的“蜀”字可不是这样写的!古文字学著作里对“蜀”字的形体演变有一个演变过程: 上面的图片显示,“蜀”字在秦简和小篆里写作“韜”,从“王”,下面还是“竹”。只有到了东汉的碑刻里才出现像“国标”那样“王”旁改作“士”,而且这一改动之后,“蜀”的字形一直沿用至今。

可见,民国时期学者们所发现的“新证据”——碑刻里的“蜀”字,其实是大汉帝国时代就开始使用的俗体字。它既不是东汉张芝创作的《灵飞经》里面的字体,也不是魏武帝曹丕创制的楷书字体,更不是汉字的简化字,它其实是汉代以来文人自己发明创造的草书写法。这样的字体在古代是没有资格成为官方认可的正规字体的,因此它不可能影响汉字的结构,也不能取代正体字。所以,这些随意改造字形的做法只是士人们自己的创意,我们不能以此作为“定论”。

况且,汉代的“蜀”字从“王”,显然也是合乎道理的。《说文》蜀部的古文即“蜀”字,就象形一条蜀蚕吐出的细丝,而这条细丝的起点就在“王”字的位置。“蜀”字的源头就是从“王”。而且,“蜀”用于地名、族名的时候,也常常从“王”。如蜀郡、蜀国、蜀汉等等。 我以为,“蜀”字从“王”还是从“竹”,古书上争议不休,我们不必强求统一意见,因为这两种说法本来就有道理。或者可以说这两种看法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分别对应着汉字发展史上两个不同的阶段。 “蜀”字从“王”,反映了汉字的古文字形态。“蜀”字从“竹”,则显示了汉字的今文字特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