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瓷碗有收藏价值吗?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只玲珑瓷碗在新干的农村被当作生活垃圾清扫出了。后来,新干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收拾垃圾时,意外地发现这只玲珑瓷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于是,便请人将它买回来。如今,这只玲珑瓷碗已成为国家二级文物。
说到玲珑瓷,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其实,早在宋代,就有了这种工艺品。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饮壶关陈氏小酌》的诗句中就有“巧织铜池云母薄,细镂银箔雪花高”,这里的“云母薄”、“银箔”说的就是玲珑瓷。
据资料显示,到了清代,玲珑瓷达到顶峰。因器表加工精密,彩绘细腻,具有釉中泛蓝、珠光隐现的特有装饰效果,“有天机万物、玲珑剔透”等特点,被乾隆皇帝赏赐为自己专用。可惜,这种精湛绝伦的瓷器工艺,却在中淡中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里。
1979年,新干的革命委员会旧址修建展厅时,在一家店铺里发现了一批明代的玲珑瓷碗,于是,这批玲珑瓷就被作为文物征集到了县博物馆。此后,县博物馆又陆续征集到清代玲珑瓷大量文物精品,还有少量宋代和民俗类的玲珑瓷。
这些玲珑瓷主要是碗、盘、碟等日常生活用品,造型典雅、精美,胎质细腻,釉层厚实滋润,色泽明亮,为浅蓝色或蓝白相间。一些玲珑瓷上还贴有金花、银花、点金和画花等装饰,尤以“婴戏图”为多见,还有山水、人物等:或神态自若,或跃然欲动。特别是一些儿童嬉戏中的表情、服饰以及各种动物、花卉等,画面生动,形象逼真。
从宋代发展而来的金代,是玲珑瓷业发展的另一个高峰,很多名工巧匠都聚集在此。此时的玲珑瓷业已形成独立的手工业行业。这一时期的玲珑瓷制作精致,装饰繁复,除素器外,多绘花卉、雁鹅、龙凤、婴戏等。以蓝釉为多,彩饰以青花为主,红彩、黑彩、铜彩次之。明代早期,继续作画花、贴花金、剔花绿等装饰。万历年间,流行折枝花卉和筒状器物上的折枝花。清代,玲珑瓷的品种和数量又有了新的发展,除继续烧制各种类型的碗、盘、碟和花盆等日用品外,还出现了许多风格各异的陈设品。如瓜棱式、鼓式、荷叶盖式等陈设器件以及插屏、笔筒、人物故事等。这时期的装饰手法有三彩、青花、铁锈花、斗彩、珐琅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