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套人民币实行主辅币?
第三套人民币,分为纸币和硬币两大部分。 纸币又分两个版本,1962年和1972年。其中1972年的3张10元、5元和2元的券别取消了原面额(1962年版)的字样,称为“无字”版,市面上比较常见;1962年的1角至5角各面值券别均有“无字”和“有字”版,又因印制工艺不同,有字版中1角的“角”字有横格的称之为“凸版”,而无字版的“角”字是凹版的,比较起来,凸版要稀有一些。
这套币中,最有收藏价值的是“背绿”和“枣红”2枚。这两枚在1962年版1角至5角各面值中,因其背面颜色分别为绿色和红色,因而得名。“背绿”因为其存世量稀少,市面上基本见不到,它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了。而“枣红”虽然数量相对较多,但是价格也不菲,一张全品相的“枣红”目前在钱币市场上能卖到数百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套币中还有1张特殊的“古币王“——“背水”。这是由于“背水”正面的数字“5”和“2”看上去像两个“4”的缘故,因此被称为“对印”错版。据说,这种“对印”错版仅流通了很短的时间,目前极为罕见,一张全新的“背水”如今已值千元左右。 第三套人民币的硬币分1角、2角、5角和1元4种。这四种面值的硬币中,以1980年至1986年间发行的铝镁合金硬币发行量最小,最为珍稀,尤其是5角和1元的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