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字五行属于什么?
“雷”字的五行属性,是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得出的,即认为打雷是有雷电产生的。而电的属性,在《说文》里解释为:“阴阳激耀也。”可见古文字中“电”、“雷”二字同义。 “雷”字的五行属性由此而来,即属木。因为春天主发陈生阳,而木又居春季。所以,在旧时中医理论里,肝属木,胆属土,胃属土。而在相面术中,则常以“春青夏红秋白冬黑”来描述一个人容颜的五行属性,其中春对应的就是“雷”。 不过,这种简单归类似乎与现代科学矛盾。有学者认为现代物理学指出带电荷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电磁力比分子化学作用更为重要,因此由静电作用引起的雷击应该属于电子范畴;也有学者根据对闪电中微子辐射的观测反推得出闪电的电子含量约为4%。这些似乎都在质疑古人的这一结论。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们认为可能是古人将水与雷混淆了。我们知道自然界的风雷雨雪等天气都属于水的范畴,《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出了“雨水”的概念,并认为它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同时,古人发现水能生发树木,这就使得水和木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在中医的理论中常常把水当做五脏之阴(肾、膀胱)和六腑之津液的来源,而木则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在相学中“雨”字也是面容色彩的五行属性之一,也就是说人应该面如春雨润泽,这显然更接近水的特点而非雷的特点。“雷”字的五行属性应该是来自于水的概念。而我们经常说的电,应该是属于火。这样才符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电闪雷鸣”的场景。 所以,对于“雷”字五行的传统认知应该在中医古籍中得以保留。在西医传入之前,我们的先民已经发展出了比较完整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影响不仅在中国,还在海外华人圈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