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手的怎么做好吃?
“抄手”一词可能是误传,因为四川方言中“抄”和“臊”是同一个字,而“臊子”在美食界指的就是肉馅,所以这种食物应该叫作“臊(音shào)子抄手”才正确;也有写作“骚骚”的,同样是因为“臊”字的误会——请参阅这里: 还有一种说法跟“臊”字无关,认为这种食品由重庆迁往成都后由“水抄手”变为“干抄手”,因“水抄手”在西南官话里读音近似“早炒手”——这个说法有误,因为清代即有“早炒手”(注:原文如此,疑为“蚤炒手")的记载,可见此物起源于成都而非重庆,而且早就有了(见《蜀典》);至于为何得名“抄手”,可能是因为包馄饨时需要将肉馅夹在两个半张的皮中间然后合拢来捏缝。
我个人觉得以上说法都不靠谱,最靠谱的是以“抄手”为名是一种尊称或美称,原因如下: 一则“抄手”之名见于清代嘉庆年间的文献里(注:原句为“近有杂烩、抄手诸菜”),而在清末民初时期却不见于其他史料记载,到了民国后才又重新出现(注:《锦城回忆》),这很能说明问题; 二则“抄手”二字属于俗字,即通常意义上的“俗文”或者“俗字”,这在现代汉语里还很多见,如“捎带”、“消停”等,不过在明清时期的文献里就已经比较少见了(注:如《红楼梦》),这说明“抄手”这个名字是一个比较晚的名字; 三则现在流行的抄手皮儿其实是“半张”的,而不是刚才所说的“两张合拢”的,这与现在常见的包馄饨方法是一样的。这样制作的后果就是成品里会有长长的细丝(注:如果擀皮儿的话就没有细丝了),这在明代是看不到的(注:参见《酌醪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