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的五行属什么?
《说文》里有:“怒,恚也。从心,从奴声。”意思是说,“怒”字的意思就是生气、愤怒。但这样解读未免太粗浅了。 我记得高中时学《赤壁赋》,里面有一句话:“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老师告诉我们“一苇”的“一”要读作yī,并且引经据典地考证了它来源。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因为觉得实在是太妙了——“一”变成了“依”,人就在这天地之间像芦苇一样飘摇。
我们常说“五行”,其中“行”的意思是“道路”,它的本义是“走路”。《说文解字》里关于“行”的解释是:“行,人之步法。”所以“人行”就表示“人在路上走”;如果“不行”那就表示“不走路”,也就是“呆着”、“闲着”。 后来我们学习《木兰诗》,有“出门见军帖(tì),可汗大点兵”一句,老师说“军帖”的“帖”应该读作tiē,因为它代表的是一种类似公文的东西,必须这样读。其实“帖子”的“贴”也是这个读音。我觉得非常神奇,“帖”和“贴”怎么读音都不一样了呢! 同样神奇的还有“斩尽杀绝”的“斩”,一般读zhǎn,但是它还有一个读音为zhàn。
我在教学生文言文的时候经常用到这个读音,因为他们读到“杀一儆百”、“斩钉截铁”的时候总是错。用普通话读出来,语速加快,他们的错误就更明显了。 说到“斩”,又想起来一个跟“心”有关的字“嗔”。“嗔”字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一个读音,chēn。但是它在古音里是一个多音字,有chn和zhēn两个读音。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它在文言文中一般读作zhēn,表示生气,但却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看”,二是表示“喝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嗔”的古音里有zhēn和chn这两个读音。而读作zhen的时候,通常表示这个意思:“嗔怪”“嗔怒”“嗔骂”“嗔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