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五行属什么?
公元1964年,公历平年365天,52周零1天;农历甲辰年(龙年),无闰月,共365天。 民间将甲子年称为木年,乙丑年称为金年....以此类推。如1980年为庚申年,属猴,为金年;2000年为庚子年,属鼠为水年;2012年为壬辰年属龙为木 年,2024年为甲午年属马为火年等。
中国历法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分为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每个月有若干“节气”或“中气”,分别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及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十个中气。其中每个节气各为期15天(不包括节气前后日数),每两个节气之间有一个中气与一个节气相间排列。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一年应有两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出现在同一月份内。但是有时会出现一种特殊情况,即该月的“节气”恰好是月中,而其前后的“节气”则落在下月初,或者上月初。在这种情况下,该月的“中气”就不在本月内出现了,这就叫做“闰月”(又称“置闰”)。例如,从公元1964年到20世纪末的2000年间,只有1973年和1994年的正月是“小月”三十天,其余均是大月三十一天。这正好符合古代历书“十九年七闰”的原则,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对天文知识的掌握是相当精确的。这种“闰月”一般放在二月以后进行。这样每隔三年就会出现一次“闰二月”的情况,从而把全年平均地分成三六十五天半。古人对于地球运动周期的理解和把握是十分准确的。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约为二十九天半,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一年,二者相差约三日余。因此月球必须每两年多运行一个周期才能追上原先被挡住的太阳,使人们再次看到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的“朔望月”现象。为了调整这一误差,使月亮能够按照人们的要求按时出现在适当的位置之上,于是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措施来予以纠正。这种措施便是所谓的“置闰”制度了。具体的做法是在每年的二月后加一个闰月,以便在下个年度使太阳和月亮又回到了原先的位置上来。不过,这样做也会发生一些问题,那就是闰二月的月份会提前到来——因为要弥补两年的时间误差嘛!因此,当某些年份出现闰二月时,这个月的初一日便会在五月下旬甚至四月底就出现了。这样一来,这一年也就变成了62天或者61天了!所以1964年时闰四月,而不是你所说的六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