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筝有收藏价值吗?

邬骇衲邬骇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古琴收藏的收藏家之一,对于古筝是否也有同样的问题,我很有发言权。 先分享两组照片 第一组是2014年以前收集的古筝(含琴桌)与当代制作的名品(含授权生产);第二组是今年(2017年)春季在成都拍卖会上拍出的两把明代古琴的照片。

结论先摆在这:老古筝有很高的文物及艺术品收藏价值!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文”字这边,古玩这个行当里对文物分级的判断依据里有一条叫作“年代”,指的就是这件东西产生的年代,越久远越有价值。

比如上面这幅图中最左边一架古色古香的木制架子床,它的诞生时间至少有500年以上,而中间一把造型别致的明代椅子,它诞生的年代距今也至少400年了,这些家具的产生年代都属于“文物”的范畴,在收藏市场上受到保护。

如果一件商品同时具备“物以稀为贵”和“年代久远”这两个条件的话,那么它的价值就由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其中前者决定这件商品的身价,后者决定这件商品的保存状态。 以我为例,我的财力有限,所以只能收集到为数不多的几件明代物品以及少量清代中早期的器物。

不过即使这样,通过对比也能看出来,越晚的同类物品往往越是珍贵,其原因就是因为“年代久远”这一因素的存在。 所以老古筝属于文物,具有文物价值。 如果说上述理由尚不足以打动您的芳心,我再补充一个细节:我曾在某知名拍卖行工作多年,据我所知,该拍卖行的古琴拍卖记录显示,最早的一把古琴可以追溯到唐开元二年(公元713年),而这把古琴的最后归属是一位女企业家,可见女性不仅是购物的生力军,同时也是艺术品及文物收藏的重要力量。

再说“艺”字这端,我认为老古筝的收藏价值还体现在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上。 古筝最初诞生于什么时候我已经无法得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在西汉时期就已经相当普及了。

汉文帝时,有一张用竹子做成弦、蒙上了动物的皮肤做音层的乐器,被命名为“嵇琴”,其制作者正是著名的科学家、音乐家嵇康。 到东汉时期,人们已经会用竹片或木头来做琴体,并用丝线或麻布来缠住琴体外部作为装饰并且起到弦轴的作用,这种琴被称为“桐君鼓”或者“桐鼓”。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首列十二律全柱的琴,并且得到了普遍使用。到了唐代,这张乐器的造型基本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大的改动,它就是四弦十徽以内的古筝。 这张琴不仅形状变了,所用的材质也越来越高级,到了宋代,琴面所用的桐木板不再简单粗糙,而是开始用整块的池木挖空来制作,音色变得更加柔和清亮。

从唐代开始,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弹古筝,并留下许多有关筝的诗句,如唐代诗人韩琮所作《春游曲》中有“芳草萋萋映碧纱,鸾箫凤管弄檀槽……清明又是红尘起,白袷衣轻换酒家”,诗中的“檀槽”就是指的筝。

到了元代,张翥写了一首名叫《咏虞美人草》的诗,其中的第二句“翠袖黄昏立,琴边掩夕晖”——用一个披着绿色绣衫的苗条身影在夕阳余晖中倚着琴的模样,来比喻虞美人的娇美容姿。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著作中多次提及古筝,并在《喻世明言》第一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提到一条这样的信息:“原来这女子姓苏,名叫蕴芳,年方一十九岁,父母俱亡,只有个哥哥苏彦鸣。”

说到这里,也许您已经明白了,无论是从艺术品还是文物的角度来讲,老古筝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只不过这种价值会受到诸如出土品相、历史传承等信息的影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