肜是什么生肖?

芮思佳芮思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春秋》中有两次关于肜月的记载,一次是在僖公九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立侯邦伯,载赤旆,天乙微子昭父、彤弓,彤矢、玈弓,秬鬯一卣,告于天地”。第二次是哀公二年(前493年)“夏五月辛丑,天乙荧惑守心。秋七月辛卯,天乙荧惑奔伏。八月庚子,日南至;天子祀上帝。九十月间,日北至,又祀上帝于圜丘。十二月壬寅,大星孛于北虚。此大辰之荒诞而乱序也”。

这两次关于肜月的记述都涉及到了星象的变化,因此可以判断这两个“肜月”都应该在冬季,并且都是在农历十一月。由于冬至在农历十一月前后,那么第一个“肜月”应该发生在冬至后一个月左右,即现在公历的12月底或者次年1月初。此时刚刚进入周历的腊月,按照《礼记·月令》的说法腊祭发生在“孟冬行之月中”,正好对应着现在的十二月。

第二个“肜月”发生在九月到十月之间,根据《礼记·月令》,这时应该举行郊祀,“命有司放血祭社稷”以及“祭祀山川”。同时按照《史记·天官书》中的说法,此时“荧惑守心”。从现代天文观测的角度来看,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小,因为一颗行星沿着黄道运行,当它接近某恒星时,如果该恒星位于天空的同一方向上且比较近,则会被误认为“守”。这种情况其实是两颗行星在移动的相对过程中,其中一颗暂时从另一颗前方经过或靠近而造成的,因此这种现象往往连续出现,并不会只发生一次。不过这种暂时性的“守”的现象在占星术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征,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汉代的肜月应该在阴历十二月末到次年初,或者阳历的二月初到三月中旬。结合其他资料来看,前者更符合传统冬至后“正月晦”的概念,后者则是考虑了冬至前的“十月朝”和冬至后的“正月晦”,二者都在农历十二月范围之内,所以应该是一个季节,也就是冬至前的一个个月亮周期。 由于史书中明确记载了这个时间段的“闰月”次数,我们可以进一步确定这个时间段的开始和结束:

①周厉王三十年岁在癸亥(公元前849年),周历二月甲子朔,而闰月十三月癸丑,闰余六十四日。

②周宣王三十三年岁在癸酉(公元前807年),周历四月丁巳朔,而闰月二日甲子,闰余四十七日。

③鲁闵公元年岁在甲辰(公元前665年)正月丙戌朔,而闰月十一日庚午,闰余三百七十九日。

④鲁襄公三年岁在甲子(公元前630年),正月戊寅朔,而闰月十一日乙酉,闰余二百四十七日。

⑤鲁昭公元年岁在辛未(公元前541年)十二月庚戌朔,而闰月二十六日己巳,闰余一千八百八十七日。

⑥鲁哀公元年岁在壬申(公元前492年)正月丁卯朔,而闰月二十五日庚寅,闰余三千五百五十五日。

⑦鲁哀公十二年岁在己未(公元前483年)十二月壬辰朔,而闰月十六日癸卯,闰余三百零二日。

⑧鲁哀公十四年岁在辛亥(公元前481年)正月丁酉朔,而闰月二十一日甲子,闰余千五百六十日。

⑨鲁哀公十五年岁在壬子(公元前480年)正月庚辰朔,而闰月二十三日丁亥,闰余八百二十四日。 从以上记录可以看出,在传统的周历月份中,每年有两个“闰月”的次数大约是十年一次,而在改历之后这样的情况仍然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不过改历后的情况更为复杂,因为每次“闰月”出现的时间并不固定。如果我们把每个“闰月”出现的时间加在一起,再平均到每年的天数,可以得到一个“标准”的“闰月”概率——1/365.2428。

利用这一公式我们可以反推以前的年份中何时应置“闰月”,进而得到以往各个朝代的“闰月”频率。 以商代为例,根据《汉书·律历志》注引三国吴孙昭著《正统记》记载,“殷以十二月为正,有余则四十五日九时分以入正月,其无正月者十二分则有奇分”,也就是说在殷代有时年末的十二月加上闰月,有时没有闰月。根据出土甲骨文材料,唐·张守谦在《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的基础上推测殷代“十有二月,闰三月,闰五月,闰八月,闰十一月,闰十二月”六次,而《春秋》一书所记齐桓公五年至鲁庄公二十年共二百四十四年间,有三十七年出现过“闰月”。殷代的“闰月”概率大约为1/584(一年有12个月,365又1/4天的机会)。这一数值与西汉初年的“闰月”概率大体相当,明显高于后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