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字代表五行什么颜色?
“鲜”字代表的五色,其实是个比喻——把没有褪色、褪了色又恢复的颜色都算进来作比较。这个比喻源于《礼记·檀弓下》里面的一个片段(原文比较复杂,不引全了),大意是说:为父母守孝期间不宜穿着过于鲜艳的衣服,那样会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在庆祝一样,这不符合丧礼的要求;但是,在父母去世五周年之际,可以祭祀他们,并穿着艳服表示庆祝,因为两年多以前那令人伤痛的时刻已经过去了,现在一切恢复如初,就像过年一样。所以,五年之期被称为“复晦”或“除晦”。
根据这段文字记载,古人认为为父母守孝的时期是“晦”,意味着一切都要低调,因此服饰颜色不能鲜艳。不过,“晦”毕竟不是永远,守孝期满后,一切都可以“复”过去,恢复到从前,这时就可以穿得鲜艳点咯。所以,这里用“复”“晦”的典故来指代“新”和“旧”两种状态。 《礼记》这本书里还有不少类似的篇章,都是讲“复”的意思。这些章节里提到的“復”,郑玄注疏时统一解释为“还”。
汉代经学大家孔安国将这段文字中的“復丧”理解为“反丧”,也就是回到丧礼规定的状态。他写的《论语集解》有这段话:“言当为父忧居,不敢华饰,如还在丧中。其五周年者,谓至此年正月已终,故曰‘终丧’。” “终丧”——一年又一年地一直把丧礼进行到底啊!这也太悲催了吧!好在古书里面也有一些关于丧期长短的规定,比如汉代刘向整理的《礼纬·钩命诀》里面就说:“父之丧,三年者,三月丧服,九月小祥,十二月大祥,三月而除丧。”意思是说父亲去世了,当儿子的要在头上戴上孝帽子,穿上孝袍子,整整三年不能剪头发,不能洗澡,不能吃荤菜……过了腊月就是大祥祭日,这时候可以摘下面罩,让久未见面的亲人看看你的新脸(古代男子剃光头留短发,一旦戴帽,很难看出新旧)。到了明年正月十五,所有衰服一律收回,丧礼结束。
这么算下来,比《礼记·檀弓下》的说法要乐观一些吧?虽然悲哀还是那么悲哀,但时间上似乎有了盼头。 以上文字来自百度百科,地址: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