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出来的翡翠怎么鉴定?

储昀轩储昀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其实,“水”并不是指翡翠的“水分”、“含水量”等等,而是指翡翠结构中的“晶体间隙或颗粒间胶状物”,也就是行内所说的“胶感”,带有此感的翡翠给人有一种“水汪汪”的感觉 。

由于翡翠是由无数微小晶体的集合体,所以,无论种质怎么样,只要经过了抛光,表面都会呈现半透明至不透明的质感,而带有明显“水汪汪”感觉的一般多为透明度较好的玻璃种、冰种等,这类质地细腻、透明度高,晶体颗粒一般也比较细小的翡翠会带有较强的“水头”(注:此处“水头”非指“水分”)。 然而并非所有透明度好的翡翠都带“水”。比如一些玻璃种、冰种的翡翠雕件,由于其结构紧密,质地坚硬,且雕刻工艺要求的高硬度,往往导致其没有或者很难体现出“水”的特征;还有一些糯种、豆种的翡翠成品,因为自身结构较为松散,肉质相对粗糙,也体现不出“水”来。 “水”的多少和外观上的透明度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内部的结构,也就是说相同透明度的翡翠也有“水”多的和“水”少之分——这主要跟其中矿物晶体的大小、排列方式有关。

在翡翠原矿石中,通常矿物颗粒越大,排列越密集,“水”就会越少,反之则越多。 因此可以这样判断翡翠“水”的多与少:同样一块原石,切出来两块一样的翡翠,一块做成了手镯,一块做了挂件,那么,一般情况下,手镯的水会比挂件多。当然这只是大概的判断方法,并不能很精确。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虽然“水”是衡量翡翠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水”的好坏却不能以常理去推断——就像“干浓老熟”一样,“水”也是越干越好吗?其实不然!有些非常难得的玻璃种、冰种翠料,由于内含物(棉)较多,结构较为疏松,反而显得“水”不够,有些甚至还带有一些瑕疵,这样的翡翠虽说品质极佳,价格也不菲,但总体“水”却并不好。

相反,有的翡翠种质不算好,内部含有杂质、结构也不太均匀,但由于颜色鲜艳夺目,抛光后“水”也很好。所以不能单纯地认为“水”就要越多越好! 对于一般的玉石爱好者而言,对“水”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表面的直观感受上,实际上要准确判断一件翡翠“水”的好与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需掌握一定的专业技巧之外,还需要大量的实战练习和经验积累,同时还要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比如对颜色的主观判断) 。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